工作任务
|
具体要求
|
责任部门
|
时限要求
|
一、围绕中心工作抓好主动公开
|
(一)以公开强化监督管理
|
1
|
加强行政机关权力配置和运行信息公开,准确公开权责清单并动态更新,及时公开权利运行结果及依据、条件、程序等信息。按季度向社会公开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、重要民生实事项目的执行情况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(二)以优化政务信息管理
|
2
|
建立健全政策制定公众参与、执行情况评估及公众评价机制,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政策文件,除依法依规应当保密的外,应通过征求意见、听证座谈等方式扩大公众参与,并及时公开执行情况评估结果,激发公众参与的积极性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11月底前
|
二、围绕提质增效抓好政策全流程公开
|
(一)政策意见征集
|
3
|
积极开展“政府开放日”等活动,展示为民、务实的形象。结合营商环境体验、政策宣讲、百姓问政等工作统筹开展政府开放日活动,市本级每季度开展开放日活动不少于1次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11月底前
|
二、围绕提质增效抓好政策全流程公开
|
(二)政策发布
|
4
|
做好存量政策文件梳理,摸清本单位政策底数,并按照文件“应入尽入”“全量入库”原则做好政策文件“集成式”公开。继续按要求做好政府规章、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11月底前
|
(三)政策解读
|
5
|
政策性文件与解读材料同步组织、同步审签、同步部署。对经市政府研究出台的政策性文件,从会议议题收集、部门材料报送、发文等环节加强工作联动,做到解读材料与文件草案同步报送,政务公开工作机构提前介入审查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11月底前
|
6
|
科学确定解读范围,对涉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、需要社会公众广泛知晓的重大政策文件,做到应解读尽解读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11月底前
|
7
|
合理创新解读方式,对于重点政策可运用图片、视频、动漫等解读形式加强解读效果,力戒为解读而解读、盲目追求形式新颖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11月底前
|
(四)政策评议
|
8
|
政策性文件发布同时,设置政策咨询、建议与评价窗口,方便企业和群众进一步理解政策、配合执行好政策。健全政策留言板咨询回应机制,提高回应的针对性、实效性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11月底前
|
三、防范政务公开风险
|
(一)强化安全保密
|
9
|
加强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,公开前严格审查。完善公文属性审查、信息发布审查等机制、明确责任,坚持“先审后发”“一事一审”原则,各单位信息发布同志、政务公开机构负责同志、分管负责同志严格落实“三级审核制”,依法对拟公开的信息进行保密审查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10
|
科学确定公开方式、范围和时限,坚持分类施策,综合考虑信息性质、受众、影响等因素,需要广泛知晓的全面公开到位,一定范围内知晓的在特定范围内公开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11
|
公开后定期清理,按照“谁公开、谁清理”原则,加强对已公开的信息进行风险排查,防止信息汇聚引发风险。组织开展敏感信息专项整治,对无关、无效、不需长期保留以及涉及个人隐私等信息开展一次集中清理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三、防范政务公开风险
|
(二)规范依申请公开
|
12
|
规范答复文书,调整有关救济渠道表述。规范办理程序,主动沟通了解申请人真实需求,及时会商研判复杂疑难申请,提升答复质效,防范法律风险。聚焦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开展交流,统一规范答复口径。强化依申请公开办理证据链管理,切实发挥行政复议、行政诉讼案例对行政行为的提示警示作用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四、夯实政务公开基础
|
(一)优化公开渠道
|
13
|
加强政府网站与政务新媒体协同联动,积极拓展政务公开渠道,综合运用“报、网、端、微、屏”等媒介载体,有效扩大政策传播范围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(二)强化队伍建设
|
14
|
开展政务公开业务培训,政务公开工作机构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年度内至少参加1次业务培训。为推进政务公开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15
|
加强政务公开工作信息报送和情况交流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四、夯实政务公开基础
|
(三)完善公开机制
|
16
|
对照新时代政务公开要求,全面梳理现有工作机制,及时予以清理修订。认真做好国家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、政策发布条例宣传贯彻和工作衔接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17
|
严格落实关于持续整治数字形式主义要求,公开内容应贴合栏目要求和工作实际,杜绝无效信息发布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
(四)强化监督考核
|
18
|
强化政务公开目标管理绩效考核的正确导向作用,对工作成效突出的按照规定予以表扬,对不作为乱作为、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予以问责。完善考评方式,优化指标体系,采取日常测评、专项测评方式,对全市政务公开工作推进落实情况、政府信息公开发布情况、测评问题整改情况开展“背靠背、无感化”评测。
|
机关各科、各直属事业单位
|
持续推进
|